关于秋雨的散文
关于秋雨的散文1傍晚时分一场秋雨如至而落,没有打伞的我行走在灯火璀璨的街头。虽然夜幕并没有完全的拉下,但是这座城市已经挂上华丽的色彩。
一场秋雨一场凉。这场秋雨的到来,让本来就不怎么温暖的天气,变得更冷。禁不住的裹了裹身上的衣服,任凭冰凉的雨点落在脖子、脸颊,让自己时刻的保持着清醒。
看着雨中打着伞,而脚步匆匆的行人,还有飞驰而过的车辆。而自己却漫不经心的游荡着,就像一个找不到家、流浪的孩子,在这座城市的雨夜中游荡。
本淅淅沥沥的雨滴,逐渐的开始变大。怕自己的衣服被淋湿,双腿由不得的奔跑起来,但是最终还是被雨水浸透了每一个角落。雨中奔跑的越快,反而湿的越透、湿的越快。
停在马路的十字路口,看到人群与车群来回的从自己身边穿梭。突然感觉自己此时迷失了方向,早已经消失的丢失感再次涌来。
城市的灯火被雨冲刷的更加辉煌,空气也像是被回炉了一般。这里的夜很美!但是它不属于我,或者说我不属于这里。一片微黄的落叶划过,经历了风雨的它变得沧桑了。叶子落下是因为它累了,不想再坚强。既然做出了选择,就要付出同等的代价,所以它飘落了。
秋雨还在继续,抬起头感受它带来的温度,感受比想象中还要来的早些深秋。但自己的脚步并没有停止,一直走下去
关于秋雨的散文2任何人的作品,作家也好,学者也好,画家也罢,推而广之,一切可以称得上艺术作品的东西,文字的,形象的,可视可感的一切艺术产物,都会打上作者自身的烙印。余秋雨先生也不会例外。
最初接触余秋雨的散文,是十多年以前,那次去南京,长江大桥、总统府、梅花山、中山陵、喣园一路玩下来,兴致颇高!那是我第一次接触江南的风情,其实严格意义上说,南京横跨长江,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江南。可是我第一次看到了南方的茶园,红土,第一次听到了江南的风情小调,在春意盎然的时刻,走路有些疲累之际,一首江南小曲让人心生无限感慨!
那次去南京美中不足有两个遗憾,一个是我平生最爱的也是我第一次见到的那么多种类的梅树,竟相开放,可是我们的留影一张也没有冲洗出来——梅花山上兜售的胶卷是伪劣的,真是大意,那时还没有多少伪劣商品的防范意识,其一;二是我在南京的一家书店里买的余秋雨的散文《秋雨散文》是翻版书。
应该说,余秋雨先生的散文,我最欣赏有三点:一是其语言,他的语言往往凝重而深沉,引人深思;二是对待文化与历史的严肃的思索,透露出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历史使命感;三是能够走出象牙塔,不拘泥于史料,用自己的眼光、用自己的头脑去观察和思索。这是我们当代知识分子尤其是致力于写作的年轻人应该引起重视的。文学是人学,应该关注生命、关注生存、关注一些重大的题材。当然文学家艺术家也要吃饭,可是知识分子的灵魂不能丢,这样我们的文学事业才有希望,我们的民族才会早日腾飞,我们的祖国才会早日立于世界前列。
后来,我陆续购得了余秋雨的《山居笔记》、《文化苦旅》,也买回了《余秋雨现象批判》、《艺术散文创作论》等等相关书籍,说到底,我曾经有一个阶段很关注余秋雨先生的散文,也许在那时的文坛,似乎缺少一种文化的厚重感,这从我订阅的《文学报》、《文学自由谈》等文学类刊物上就可以窥见一斑,当然,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,艺术来源于生活,又高于生活。能不能这样说,文学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折射?我认为应该是。
受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,在一个时期,文学似乎贬值了,有多少文人纷纷下海经商,文学似乎不那么严肃了,而和商品经济结下了“不解之缘”,多少人往往从利益考虑,从经济角度出发去写一些迎合某一类读者群的“作品”。所以,那时余秋雨先生的散文的出现,仿佛给“炎热的文坛”吹来一股凉意的“秋风”,让人耳目一新!
可是不久我就发现,余秋雨的散文,更确切的说是一种学术性、文化性的记游,严峻的,剖析的,有时又觉得故作高深,完全是一种冷峻的理性审视的回望与批判,是一种对历史的追问和反思,它不同于一般的散文,缺乏审美性、艺术性、缺乏真实感,不是写自己的真情实感,也缺乏一种散文的内核,就是我们常说的心与心的交流与共鸣,更谈不上是艺术散文,说他是在误导一些文学青年,尤其是爱好散文的文学青年,一点也不为过。至少余秋雨的散文不能算是散文的标杆!
这让我想到了我们沿袭已久的中学与大学教育,似乎缺少了一种人文的情怀,一种民族的质朴的真诚的东西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,这样的教育与校园氛围,就会让我们的孩子的眼睛由“澄明”而变得“浑浊”,这将是我们一个民族的悲哀!
“大学课堂上讲授的是错误的散文理论,散文评论界何以能对当代中国散文作出正确的价值评判?试想,大学教授们推崇的是伪散文,散文作家又有谁能突破误导,进入真正的心灵言说状态?”
“散文创作依赖于一个健康的灵魂。希望通过一些反思,引起人们的思考,为散文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灵磁场。”
“有了人才有散文!唯有人的精神的确立,而后才会有散文”
“有了散文才会有更好的人,有了更好的人才会有更好的散文!”
“余秋雨现象”也希望能引起我们的反思,尤其是致力于散文创作的青年写作者们!
关于秋雨的散文3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。我已经有三年未曾见着它。
去年在福建,仿佛比此刻更迟一点,也曾见过雪。但那是远处山顶的积雪,可不是飞舞的雪花。在平原上,它只是偶然的随着雨点洒下来几颗,没有落到地面的时候。它的颜色是灰的,不是白色;它的重量像是雨点,并不会飞舞。一到地面,它立刻融成了水,没有痕迹,也未尝跳跃,也未尝发出唏嘘的声音,像江浙一带下雪时的模样。这样的雪,在四十年来第一次看见它的老年的福建人,诚然能感到特此外意味,谈得津津有味,但在我,却总觉得索然。"福建下过雪",我可没有这样想过。
我喜欢眼前飞舞着的上海的雪花。它才是"雪白"的白色,也才是花一样的美丽。它好像比空气还轻,并不从半空里落下来,而是被空气从地面卷起来的。然而它又像是活的生物,像夏天黄昏时候的成群的蚊蚋(ruì),像春天酿蜜时期的蜜蜂,它的忙碌的翱翔,或上或下,或快或慢,或粘着人身,或拥入窗隙,仿佛自有它本身的意志和目的。它静默无声。但在它飞舞的时候,我们似乎听见了千百万人马的呼号和脚步声,大海汹涌的波澜声,丛林的狂吼声,有时又似乎听见了儿女的窃窃私语声,,礼拜堂的安静的晚祷声,花园里的欢乐的鸟歌声……它所带来的是阴沉与严寒。但在它的飞舞的姿态中,我们看见了慈善的母亲,活泼的孩子,微笑的花儿,和暖的太阳,静默的晚霞……它没有气息。但当它扑到我们面上的时候,我们似乎闻到了旷野间鲜洁的空气的气息,山谷中幽雅的兰花的气息,花园里浓郁的玫瑰的气息,清淡的茉莉花的气息……在白日,它做出千百种婀娜的姿态;夜间,它发出银色的光辉,照耀着我们行路的人,又在我们的玻璃窗上扎扎地绘就了各式 ……此处隐藏13572个字……哪里。步子不大,更不急,想停就停,想走便走。若是同行,那便更好。最好是陌生人,不必说话,不必眼神交汇,各走各的。两人在转角时分别,又在人海中相遇,还是陌生的,多好。
淋一通雨,心情也变得湿润,再泡一壶茶,就着一本书,渡过一下午的时光。夜幕降临时,回忆着淋雨的人、事,很想挥笔写下,千言万语却消失得干净,半点都没剩下。在寂夜里,百无聊赖般睁着眼到天明。
没有喜相逢这回事,与老同学的邀约在忙碌中失去了准信。不再是那时青葱岁月无忧无虑,各自忙着生活中的平淡,偶有的两句问候也在岁月长河里流逝。后悔?不,不会有这样的情绪。只会是自饮自酌时,一人在窗边兀自发呆。
沉默,一直沉默。切断了除电话短信外所有的联系方式,将自己边缘化,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可自拔。生也好,死也罢,不会惊扰其他。长久的时间后,自囚于一座孤岛,四片皆是汪洋大海,别人走不进来,自己走不出去。
两月前,终是随着火车摇晃南下。那迷蒙的雾,那飘摇的雨,那清凉的秋,都已抛在身后。凌晨时分,火车在老家停靠,倚在冰冷的门后,借着一片月色看向窗外。点燃一支烟,默默焚烬。多好,只有它,两不相忘。
人说秋思如潮,世事纷杂繁复,没个尽头。风卷残云,叶落无声,锦书遥寄,凉夜道月寒。我说秋愁如刀,直指本心,血淋淋。
离开之前,飘摇的雨再度不期而遇。雾都极为有趣,绵绵的雨,宛若春,冷冽的风,却又添几分秋日独有的肃杀。寒风吹不开待醒的花,只来得及带走飘零的枯叶。藏起一片,在走走停停的旅途中,留待来日追忆。
【羊城的冬】
许久未见的羊城,秋日如同夏日,依旧燥热不堪,人声鼎沸。回归羊城,生活如同回归正轨,平淡无奇的日子纷至沓来,在汗流夹背中时光流逝。
前些天一场淅沥的冬雨悄然而至,北国的风终于吹到了南方,散了炎热。没有酷寒,南方的冬天更像是春天。天气暖和得恰到好处,更没有恼人愁思的绵绵春雨,令人舒畅。
得闲的午后,懒懒的躺在阳光下,白底黑字的书照得发亮。轻柔的音乐,散漫的人,慵懒的字,最是搭配。若是再有一份冰镇葡萄酿,自然再好不过。惬意的日子过得越加平稳,恹恹的,不惊觉,却由衷期待下一场雨落。
最好是雪。犹如老家一般,落雪的日子,打开房门一片煞白印入眼帘。空中飞舞着晶莹花瓣,落在掌心,看着它一点点融化,才觉得心安。寒冬腊月,梅花悄然盛开,点点猩红在白茫茫的世界里极为显眼。有暗香袭来,藏于袖间,一壶温酒,足矣。
不由一笑。这种带着幻想似的念头,在脑海中过了一遍便随之抛开。满足的伸了伸懒腰,在阴凉的地方让兴奋的脑子冷却,这才离开。
羊城很少见着落叶树,四季常青未免少些冬日韵味。折下一枝,拔光叶片,一点青绿也不剩下。看着棱角分明的枝条,颇为自得,带回家中在窗边风干兴许是不错的主意。随手插入花盆中,来年是生根发芽,抑或是彻底衰败,又有谁清楚?
失之东隅收之桑榆,得失之间总有立锥之地,不愁没有安身之所。时光不再,景不再,人不再,唯有这冬永远蓄势待发,总有铺天盖地白雪皑皑。
一位久居北国苦寒之地的老友来旅游,回去前给我发了一条短信:张家界,真是个能做好梦的地方。我悚然一惊。老家在湖南,有春风夏雨,有秋霜冬雪,样样不缺。辗转几年,也一直厮混南方。拥有的永远不知道珍惜,现在才明白这是何等的财富。
看多了江南的柔媚,就总想去领略北地的雄浑,殊不知这也是命数。沾衣欲湿杏花雨下,撑着油纸伞婀娜多姿的娇媚美人,早已浸透了身体,深入骨髓。总是犹豫万千,柔肠百转,做不了斩钉截铁。期待未知的某天,踏足北地,在“胡天八月即飞雪”的壮阔场景中,灵魂碰撞。
晚霞正落下,远处的云层染血,在小楼里,喝到薄醉。
关于秋雨的散文14秋雨梧桐
雨,还在淅淅地下着,整座城市均笼罩在幂幂的烟雨中。
潇潇秋雨,带着寒气,带着冷漠,无情地洗去了夏的热情,夏的浪漫和夏的艳丽,也洗去了我心中仅存的一点夏意。心便凄凄的,冷冷的。
独自一人,伫立于窗前。
推开窗,极目望去,远处,那渐行渐远的景物,在浓浓的雨雾中,虚幻而朦胧,仿佛是漂浮在梦幻般的蜃楼中,有些曼妙,有些混沌,又有些凄清。
空中的云霭,氤氲而凝重,密集了整个天空。
雨雾,锁住了我的视线,也锁住了我的思绪,使我不能远眺,看不到雨雾以外的景色。
空气中弥漫的大量水雾,淡淡的凝结在玻璃窗上,平添了几分寒意,几许悲寂。
窗外,高大的梧桐树,在瑟瑟的秋雨中,奋力地舞动着她大大的叶子,冰冷的雨滴,无情的敲打着她逐已渐黄的叶片,每次敲击,她便会痛苦的低落下去,然后又坚强的挺起,她用顽强,迎接着短暂生命中难以抵御的侵蚀。
她无力抗争,因为,在她生命的历程中,有太多次这样的经历,她只是默默的迎接着,忍受着。
那叶片上滴落的,一定是她苦涩的泪水。
过不了多久,她就会飘落,离开母体,孤单单的随风飘舞,她不知会飘向何方,她无法掌控自己的方向,只能任由风的引领。
她把她的归宿,交给了多情而又无情的秋风。
关于秋雨的散文15秋雨,是一叶流泪的诗流金岁月。
雨,其实是一种心情。微雨霏霏,是清新是自然是感动,那凉意,是一种温暖也是一种思念;大雨倾盆,是洒脱是急骤是震撼,那肆意,是一种刻骨也是一种呐喊;冷雨成雪,是沉默是升华是凄美,那历练,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感伤。雨,如诗洋洋洒洒让人回味;雨,如歌起起伏伏令人心动;雨,为心而落,而飘,而淡然!——巴山夜雨
雨,静静飘洒,潮了眼,湿了心。清清的雨,不是凉爽,而是澄净,诸多情怀诸多苦楚,落寞如风,缓缓流动;浅浅的笑,不是心情,而是心境,诸多无奈诸多忧伤,沉寂如雨,默默滴落;淡淡的心,不是沉醉,而是沧桑,诸多喧嚣诸多纷扰,化为这风,这雨,这世界。
槐花携雨匝满地,留在心上的是:那季节,那脚步,那心......
雨,是一种优雅。它是一种穿透岁月的美丽。面对人生烦忧,不乱于心,如雨淡然微笑从容处之,是一种最美的姿势;面对时光荏苒,不困于情,如雨栉风沐心踏歌而行,是一种最美的情怀;面对生命起伏,不惑于世,如雨用心经历坦荡如涤,是一种最美的优雅。人生情致,来自这种优雅。
若可以,把我留在雨里,留在青春里,留在最好时光里!
雨停了,心情撒了一地。俯身捡起一片落叶,那清晰的脉络是纯净的心境,只是些许潮湿;闭眼聆听一抹流风,那轻声的吟唱是遥远的馨语,只是些许迷离;深深思索一段心事,那无言的沉默是碎心的情怀,只是些许伤感。
潮湿的是雨,也是心;迷离的是心,也是风;伤感的是渐去的岁月,永恒的是生命,是整个世界!
雨,是一种心语,是一种倾诉,更是一种情怀。用心听,如风轻抚心坎,有心事有清爽有眼泪;用心听,如花静默绽放,有花语有过往有思念;用心听,如诗轻捻时光,有沉默有淡然有伤痛。雨,只为有心的人飘洒,只为用心的人释然,只为唯心的人伤怀。
雨,是自然的精彩,是岁月的涤荡,是生命的美丽、永恒!
文档为doc格式